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|嚴天浩:我們不只是傳授知識,更是呈現科學家的思考歷程
2020/01/31
這集的來賓,是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暨執行長,嚴天浩。他也曾是我們2015年的未來大人物。
在介紹LIS之前,大家還記得求學時期,你是怎麼學習生物、物理和化學,這些被歸類為理組的科目呢?如果你都是用背的話?那你還背得出化學元素表嗎(我高中時候背得還真熟)?還記得牛頓三大定律是什麼嗎?
如果你沒有繼續念理組相關科系,或是就算你是念理組相關科系,但對於很少在日常生活上應用到的知識,你可能對於過去的理科知識也多半都還給老師或教科書了。

不過大家對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蘋果故事印象深刻,對阿基米德泡澡發現浮力的故事應該也不陌生,嚴天浩就是透過錄製線上影音,由他自己來角色扮演各種科學家,上演科學家當時發現的思考過程,讓孩子們透過有趣的方式,重新找回對科學學習的熱忱。
嚴天浩希望透過這些科學影音教材,協助國中、小老師在課堂上,讓教學變得生動活潑,改變台灣科學教育的死背模式。而他從2013年和其他夥伴成立LIS後,到現在也經過了6年多,這中間遇到了哪些變化與困難?他們如何讓這些自製的影音教材,能在趕課的壓力下,讓老師願意使用呢?

更多精彩內容,都在本集的 PODCAST
你也可以選擇下列方式收聽:
iTunes|Spotify|Stitcher|Castbox
我們在 @The Fridge Bar
The Fridge Bar,我都習慣稱它為「冰箱吧」。如果是第一次到訪的人,可能會在延吉街走九遍都還找不到,因為它外面是一間披薩店,酒吧的門在一個冰箱旁邊,外型類似大型冷凍冰箱門,很容易讓人不確定是不是誤開了披薩店的冰箱門。

店長、也是調酒師的Ian說,會有這個Speakeasy Bar的點子靈感,來自於跟另外一個夥伴在2016年去美國紐約及芝加哥時,在地的披薩店裡有酒吧的概念。酒吧外真的是披薩店,沒來過的人容易找不到,也因為沒有酒吧招牌,因此店名就以店門「冰箱」外型直白命名。

Ian表示,酒吧內以禁酒令時期為主題,因此音響設備上特地尋找早期年代的擴大機,雖然功能較少,只有單聲道、也只能對應一個喇叭,但類比的音質才能營造1920~1933年代的風格。


Ian說,「印度小牛仔」的概念是以精釀啤酒IPA型態架構做延伸發展,用過IPA桶的威士忌當基底,加入自己做的香料,再加入一點點台灣炭焙烏龍茶,增添苦度及香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