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員范瑞君、主持人馬力歐。(攝影|范瀞文、程兆芸、場地|關鍵評論網辦公室)

「表演」看似只是演員需要的技能,但這集的來賓認為,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學習表演

我們今天的來賓是范瑞君,知名演員,活躍於舞台劇、電視和電影,25歲時就以《少年死亡告白》拿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,2004年以人間關懷劇場《天使正在對話》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。今年再度以《額外旅程》入圍金鐘58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👏👏👏!


范瑞君不只演出,也投入教學,曾在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,今年則是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專技副教授。她說,「人到了某個階段,就是你有義務要分享,不管你現在在的位置多高多低,都要分享。」所以她開始教課,並也出書。

瑞君把她過往近30年的表演經驗寫成書《表演的魔法:人人都是大表演家,金鐘女伶范瑞君的二十五堂表演課》,希望藉此跟一般大眾分享,表演對於一般生活也能有什麼樣的幫助。

(圖/范瀞文攝)

我們先從瑞君如何走上表演這條路開始聊起,她其實是從國中不小心被指派去參加演講比賽,然後加入戲劇社、相聲,後來念藝術學院,就一路走上表演之路。

另外,我們也討論到劇場、電視、電影不同媒介,演員的表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,其中想要一秒惹怒劇場演員的一句話「演得很誇張」,來聽聽瑞君怎麼理解劇場與影像間,表演上的差異。

喜歡不斷學習的她,重回了學校,並且選擇進修導演課程,讓她擁有更宏觀的想法,她說「以前只想要自己一個人美麗,但現在懂得讓出自己的世界,讓另一個人美麗。」

(圖/范瀞文攝)

另外,今年年初表演工作坊的巨作《如夢之夢》舞台劇,這是一齣長達7小時的史詩大作,結果演出當天,其中一個演員生病,范瑞君演出當天早上接到消息,希望她「當天」就能夠去救場,最後也成功完美演出。這個誇張的事蹟,瑞君說,其實可能就是「想太少」,才敢接下這個可怕的任務。

最後,我們聊到了瑞君說,「表演」對她非常重要,不能沒有表演,現在她把自己當作乩身,希望藉她的身體讓這些角色能夠活過一回,但,演出這麼多角色,她是怎麼看到自己的存在呢?​

☆這集我們與范瑞君聊到:

  • 為何開始投入表演這條路?
  • 劇場與影像表點的重點與差異?
  • 演員如何在劇裡與真實生活中切換?
  • 《如夢之夢》舞台劇救場始末!
  • 為何唸導演研究所?
  • 演員底子的導演更在意細節?
  • 劇場表演誇張嗎?
  • 表演的魔法
  • 看書對學習者是CP值最高
  • 演員演活了他人,那自己的存在呢?
  • 想演卻還沒演過的角色?

你也可以選擇下列方式收聽: 
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sKKBOXSound OnFirstoryStitcherCastbox

核稿編輯:楊士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