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下去老闆|陳陸寬:低潮期去了趟紐約的餐廳後,有「不應該做假西餐了!」深刻啟發
2023/11/10
今天的來賓,呼喊大A回歸的老聽眾應該會覺得有點熟悉,就是在疫情剛開始,我跟大A一起採訪的第二集來賓,陳陸寬,被譽為「台北最強餐酒館」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」的負責人。
前集回顧:
陳陸寬一開始念的就是餐飲本科系,不過在真正踏入餐飲業前,玩了樂團、做過設計雜誌編輯,直到2007年重回餐飲業。
這集訪問我們從頭開始,先聊了他當初在開貓下去之前做的工作,包含了他退伍之後,就心心念念想要進去的雜誌社PPaper,後來為什麼會離開、重回餐飲業?
陳陸寬說,其實從打工開始,就去過很多飯店和餐飲業工作過,在雜誌社之後他也去了Fine Dining餐廳工作過,在一度考慮要離開台北回高雄的時候,決定跟幾個同學一起開自己心目中的餐廳,就是第一代、位於徐州路的「貓下去」。

(圖/范瀞文攝)
貓下去其實從一開始沒多久就爆紅,也因此調整過非常多次,包含改變營業時間、調整營業方式等等,後來則是在2016年挑戰更大的企圖,到敦化北路開了現在的貓下去敦北俱樂部。
他最近出了一本書,書名就是貓下去店裡的招牌菜之一《薯條與油封大蒜》。陳陸寬說,這本書是他想要討論他從2017年之後開始思考的「新台北家常菜」,我問他什麼是家常?他跟我是說創意,為什麼?在這麼多菜色當中,有什麼是開發最久的?貓下去有沒有哪一道菜是他堅持不能拿掉的?

(圖/范瀞文攝)
3年前我們採訪他的時候,我們在討論「後疫情時代」,但天曉得現在回頭看,那時候疫情根本還只是開端,而對於餐飲觀光業非常挑戰的Covid,他覺得這三年對於這個產業有什麼樣劇烈的改變呢?
另外,他自己受很多國外知名廚師的食譜影響,但他卻說「現在全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食譜書了」?!
☆這集我們陳陸寬聊到:
- 餐飲畢業,卻是從雜誌工作起跑?
- 離開雜誌工作的原因?
- 開餐廳的契機?
- 創業被電影&書的浪漫想法所騙!?
- 開餐廳7年的變化?
- 假西餐是什麼?
- 為何寫《薯條與油封大蒜》?
- 疫情對餐廳的影響與轉變
- 貓下去可能沒那麼好賣,但不能夠拿掉的一道菜?
- 研發最久的菜色?

(圖/范瀞文攝)
你也可以選擇下列方式收聽:
Apple Podcast|Spotify|Google Podcasts|KKBOX|Sound On|Firstory|Stitcher|Castbox
核稿編輯:楊士範
#本集節目由教育部贊助播出
11/14 的節目中,我將訪問新北市雲端智慧科技中心的何春緣主任,談談新北市作為台灣人口排名第一的城市,如何面對這波智慧教育改革浪潮、讓孩子能在良好的智慧教學環境、培養真正的數位人文素養,敬請準時收聽。